- ☆ ★~歡迎您到留言版給我們加油打氣~☆ ★
- ☆ ★~歡迎光臨本站~☆ ★
第106期 【將垃圾視為資源 環保署設「資源循環辦公室」 擬徵事業廢棄物基金】
前言
親愛的朋友,疫情警戒降二級,我們心情放輕鬆,但身體別放鬆,防疫工作從己身做起! 分享櫻桃小丸子的驚點語錄:開始一件事,可能是衝動;堅持一件事,絕對是本事 我衝動的打開了一大包洋芋片,堅持一口氣吃光光…………原來我也是有本事的人 |
小提醒 :要記得在每月5號之前申報完暫存,還有月底前要申報的產出喔!!
新聞快訊
將垃圾視為資源 環保署設「資源循環辦公室」 擬徵事業廢棄物基金
提供日期:2021.7.10
環保署宣布由廢棄物管理處成立「資源循環辦公室」,將過去視為垃圾的「廢棄物」管理,轉變為物質全生命週期的「資源」,誓言要建立「可以讓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資源循環辦公室主任賴瑩瑩也透露,目前正在研擬開徵事業廢棄物基金,透過財務工具,讓再利用物料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資源循環辦公室 盼廢棄物從麻煩的「垃圾」變有價的「資源」 環保署1987年成立至今逾30年,是我國環境保護事務主管機關,近年來環保議題多元化,從過往單方面保護的思維,逐步轉向與地球共好、永續發展的全球倡議,外界經常詬病環保署的既有的業務單位權責不明,倡議環保署升格為環境資源部,以整合行政資源、擴大管理範疇,然而討論20多年,始終只聞樓梯響。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過去主要業務為管理各類廢棄物,著重在垃圾的清除、處理與減量。近年來,廢棄物管理更加重視「資源化」,把廢棄物視為「資源」而非「垃圾」,歐盟、日本與韓國等,近年均提出積極的資源循環行動方案。 歐盟在2020年將就提出新的循環經濟行動方案,要確保到歐盟市場的產品使用壽命更長,更易於重複使用、維修和循環利用,並儘可能使用循環材料代替主要原材料;台灣筆電大廠宏碁就為此開發了循環筆電產品,大量使用回收塑料,並提高維修與回收的便利性。 廢管處擬徵「事業廢棄物基金」 提高再利用物料市場競爭力 環保署指出,台灣76%的物料來自進口,同樣面臨自然資源不足、廢棄物去化等難題。「資源循環辦公室」成立,希望打破既有法令的框架,精進資源循環,使再利用產品適材適所。 廢管處處長賴瑩瑩兼任資源循環辦公室主任,底下設立「政策規劃」、「產業循環管理」、「有機資源」、「無機資源」及「金屬及化學品資源」等5組工作團隊。去除掉「廢棄物」三個字,改以「資源」來替代。辦公室成立後將檢討資源循環相關法規、整合經費並建立「可以讓物質建立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 賴瑩瑩表示,未來更能以物品的物質特性來做全生命週期的管理,「舉例來說,餐廳的廚餘與家戶的廚餘,都屬廚餘有機資源,過去卻由兩組人在管理同一種物質資源,未來可以整合思考資源的循環模式。」 此外,賴瑩瑩說,環保署也正在修法研擬徵收「事業廢棄物基金」透過財政工具,引導資源循環,「再利用物料的成本較高,在市場價格上不容易與新料競爭」但使用再利用物料可降低對天然資源的開採,減少資源浪費,因此可透過補貼來提高再利用物料的市場誘因,同時也要建立再利用產品的品質標準、認證制度及掌握流向的配套工作。 |
環保新聞
塑膠廢棄物持續分解,微粒充斥海洋!科學家發現「貽貝」或許是過濾解方
提供日期:2021.7.22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指出,每年有高達800萬噸塑膠進入大海,將形成可能影響人體的塑膠微粒,儘管科學家發現貽貝能過濾塑膠微粒,將更容易減少塑膠對於環境的破壞,但從源頭減塑才是根本之道。 撰文=謝承學
台灣四周環海,食用海鮮對我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你有想過海中早已充斥著來自我們平常丟棄的塑膠袋、餐具分解而成的塑膠微粒,且可能在我們食用海鮮時一併吃下肚嗎? 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進入大海 塑膠微粒可能影響內分泌、生殖系統 儘管迄今的科學研究中,尚未證實塑膠微粒會對人類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但仍有不少人對於人類生活環境充滿這些微小的塑膠感到擔憂,認為可能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UNEP)統計,全球每年製造約3億噸的塑膠垃圾,而其中更有約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 的調查報告,塑膠微粒造成的污染遠超過我們想像,在危害海洋的塑膠問題中,家用及工業排放出的塑膠微粒佔15%至31%,比大型塑膠製品分解後造成的污染更甚。除了對環境的污染,對食品業者而言,在輿論要求以可自行分解包裝來取代塑料包裝的情況下,都希望找到一次性塑料的問題。 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後,會不斷被分解成更小的塑膠微粒,相當難以清除。 英國科學家發現貽貝能過濾塑膠微粒 將更容易將塑料自環境移除 近年,有鑑於塑料污染問題越來越被重視,再加上塑膠微粒會隨著時間持續分解成越來越小的微粒,如何確實且有效地處理這些流入環境的塑膠微粒成為許多科學家的研究主題,例如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科學家正在進行透過「貽貝」為過濾系統的塑料清理實驗,近期更傳出重大發現。 此實驗證實,貽貝在食用浮游生物及所需食物時,同時也會攝取到塑膠微粒,但牠在過濾掉海水之後,塑膠微粒會結合在糞便排出,而這些糞便會快速下沉,接著科學家就能確實收集這些糞便並同時將將塑膠微粒從環境系統中取出,有效解決以往塑膠微粒難以精準移除的問題。而根據研究試驗,每300隻貽貝每小時可以過濾出25萬個塑膠微粒。 儘管上述僅為實驗室中的水槽實驗,但為了解可行性,科學家將貽貝放置在大型網狀容器中,方便搜集塑膠微粒糞便,並放在普利茅斯灣持續實驗。 海洋生態學教授Pennie Lindeque表示,實驗至今對於清除塑膠微粒是非常樂觀的,貽貝擁有高度進化的過濾系統,可以有效搜集廢棄物讓人類處理。他對於此系統可能可以改善被塑料污染的環境如碼頭、港口等感到興奮。 塑料污染是全球問題 台灣也無法避免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在2019年公布委託澳洲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進行的塑膠污染報告中也指出,塑膠微粒對環境的危害非區域性、而是全球性。 在台灣,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台北辦公室2018年的海域微塑膠分佈調查中,發現基隆海域的塑膠總量最多,微塑膠最高達約79萬個,而這些微塑膠容易吸引浮游生物聚集,當海洋生物又將浮游生物吃下肚,微塑膠便會進入生物食物鏈,人類若食用這些海鮮,將不知不覺讓微塑膠進入體內,甚至有可能危害健康。 從源頭減塑才是根本之道 在生活中落實是所有人的責任 儘管科學家發現貽貝能協助處理塑膠微粒問題,但大多數研究塑料污染的科學家都認為「從源頭減塑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歐盟議會在2019年時就以高票通過,自2021年7月起禁用包含吸管、棉花棒、餐具等10種一次性塑膠製品,同時制定「生產者延伸責任」,生產塑膠製品的生產者必須負擔回收成本,如香菸製造商自2023年起,將支付菸蒂回收之費用。 回到台灣,儘管目前已有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規定,以及發布「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來規範塑膠使用量,但強制禁用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4種一次性塑膠製品卻要等到2030年。 作為消費者以及生活在這個環境的我們,從生活中落實減塑是必須肩負的責任,就算法令尚未強制執行,仍須早點進行,不然再多貽貝也處理不完大量的塑膠微粒污染。 |
好文分享
你有天生講話容易分心、喜歡硬生生插嘴的朋友嗎?對方也許有「對話自戀症」 |
編按:聽別人說話時,自己腦海中冒出很多想法是很自然的事。但讓對話順勢發展,對某些人來說是交出掌控權,所以不容易做到。這種在對話中都要講到自己的傾向,社會學家查爾斯.戴伯(Charles Derber)稱為「對話自戀症」。(本文摘自《同理心對話》一書,作者為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以下為摘文。) 人類天生容易分心 好的對話就像一條穩穩流動的河流,有時甚至是波濤洶湧,有激流,有急轉彎,但不應該被引流或流進水壩。你也絕不能跳上另一艘船,指望朋友也跟著你跳。對話的兩人同舟共濟,一起經歷過程的曲曲折折。 為了保持對話不中斷,必須學會讓思緒飄過腦海又飄出去,而不分心。要忽視讓人分心的想法並不容易,但絕對訓練得了。我這是經驗談,因為我有成人過動症,努力過後也能克服分心的毛病。 克制分心為什麼這麼難,原因之一在於,對話一來一往彷彿連珠砲。曾有研究人員錄下10種語言的對話,受測者來自義大利、丹麥、日本、韓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納米比亞、美國等地,結果發現,一方講完話、另一方接話的間隔平均約0.2秒。 對話間隔最短的國家是日本,只有0.007秒,幾乎在搶話了。丹麥人間隔最長,但也只有0.47秒,半秒都不到。相較之下,我們花0.6秒才能從記憶庫挖出一個字。也就是說,如果我們0.2秒就能回話,等於沒有思考過就開口。 我們為什麼有辦法快速回應呢?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 的史蒂芬. 李文森(Stephen C. Levinson) 指出:「趁對方講話時,我們就在醞釀答案了。我們聽著對方的字句,同時在琢磨自己的字句,機會來了就趕緊抓住,立刻開口。」他說得很有道理,但有一點我不認同。我覺得人不可能一邊聽一邊琢磨自己的回覆。如果我們隨時都想著接下來要說什麼,其實只是聽了一半罷了。 隱性的對話自戀症 讓對話順勢發展,對某些人來說是交出掌控權,所以不容易做到。坐上對話列車,我們往往希望扮演駕駛的角色,追著思緒走是控制方向盤的方法之一,想轉彎就轉,想換話題就換。如果冒出的想法特別高明或有意思,我們就更難抑制離題的誘惑了,非講笑話或來個妙答不可,管它會不會打斷對話。我們打斷了對話常常還不自知哩,以為硬生生插嘴,可以讓對話更精采。這是一種隱性的對話自戀症。 在對話中都要講到自己的傾向,社會學家查爾斯.戴伯(Charles Derber)稱為「對話自戀症」,指的是很想主導對話,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過程常常細微而不自覺。 戴伯寫道, 對話自戀症是美國時下主流心態的具體表現,也就是想成為焦點。不管是跟朋友、家人, 還是同事,平常的對話就會有這種現象。現在有許多書籍討論如何傾聽,如何應對滔滔不絕的人,就是對話自戀症在生活無所不在的證明。 戴伯認為對話分為轉換反應與輔助反應。前者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後者輔助對方的話。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轉換反應 瑪麗:我超忙的。 提姆:我也是,工作好多。
輔助反應 瑪麗:我超忙的。 提姆:為什麼?你手上有什麼工作?
再舉一個例子:
轉換反應 凱倫:我想要買新鞋子。 馬克:我也是,我的鞋子快穿爛了。
輔助反應 凱倫:我想要買新鞋子。 馬克:是嗎?妳想買哪一種樣式的?
轉換反應是對話自戀症的一個特徵,這樣就能常常把焦點轉移到自己身上。反觀輔助反應能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讓對方知道你在聆聽,想知道更多。 經常有人用拋接球比喻對話。理想的對話中,焦點持續在兩人之間轉換,呈現流動狀態,一下子講你自己的想法,一下子專心聽對方說什麼。如果用跟得上時代的比喻來形容,就是拿著手機在自拍與人物模式轉換,一下子我,一下子對方。拋接球的比喻,果然很貼切。 玩拋接球的時候,兩個人必須輪流。但換成對話,我們卻常常想辦法不把焦點還給對方。有時還會以退為進,不著痕跡地搶回發言權。
「搶回發言權」的範例 根據戴伯的研究舉個例子: 喬許:我昨天晚上去看了那部新片! 丹恩:喔…… 喬許:很好看,我真的很喜歡。 丹恩:那很好啊。 喬許:你看過了嗎? 丹恩:我看了,但不是很喜歡,演得有點假……(開始長篇大論剖析電影)。
丹 恩回答得意興闌珊,一直到喬許把焦點放在他身上,問他問題,他才活了過來。丹恩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其實在逼喬許交出對話的主控權。對很多人來說,掌控對話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對話的焦點落在誰身上,未必容易察覺。我們有時想搶回焦點,但掩飾得很有技巧,可能先講一句順應對方的話,再補上一句講自己。比方說,有朋友分享最近升職的好消息,我們可能回說: 太好了,恭喜恭喜!我也要跟我老闆說說看,希望我也能升職。 這樣的回應並沒有不好,但要記得把焦點轉回對方。如果一再聚焦在自己身上,兩人的對話就不平衡了。一直發球的結果,對方可能只想躲球,逃之夭夭。 |
環保小知識
【英國美髮業者發起環保行動 蒐集廢棄頭髮清除油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