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廢棄物處理/清運/回收,廢家電回收,廢電腦回收,五金廢料回收,廢棄物處理流程,廢電線回收,廢棄物處理許可證,廢電線電纜,廢電纜回收,電子廢料回收處理,甲級事業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

Loading...

  • ☆ ★~歡迎您到留言版給我們加油打氣~☆ ★
  • ☆ ★~歡迎光臨本站~☆ ★
首頁 » 電子報專區 » 第104期 全國首創聯手超商做伙減塑 桃園用循環杯疼惜地球

第104期 全國首創聯手超商做伙減塑 桃園用循環杯疼惜地球

電子報專區 - 2021/5/7

前言

親愛的朋友,本月開始萬順公司開始使用環保署的電子聯單,期許一同愛地球做環保,若有任何想了解電子聯單

的相關訊息,也歡迎您來電詢問唷~

enlightened小提醒 :要記得在每月5號之前申報完暫存,還有月底前要申報的產出喔!!


新聞快訊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很棒的方法,將塑膠廢棄物分解並轉換成燃料

提供日期:2021.4.29

  塑膠回收產業正嚴重地表現不佳。曾經生產過的塑膠廢棄物中,只有 9% 被回收,大約 12% 被焚化。這讓所有曾經生產過的塑膠中有 79% 仍然存在這個世界上。當人類正試著解決如何不那麼依賴這些材料,研究人員也正在調查,藉由將最常見的一種塑膠,即聚烯烴(polyolefin)轉成燃料,人們能夠如何重新使用它們。

研發新技術

  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UD)的研究人員在新論文中寫到:「單次用塑膠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威脅,但是它們的回收,尤其是聚烯烴,已被證明相當具挑戰性。在論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直接方法,選擇性地將聚烯烴轉換成具支鏈的液態燃料,包括柴油,航空煤油和汽油範圍內的烴類化合物。」

  這絕對不是第一次科學家將塑膠轉換成燃料(事實上,人類多年來一直有報導這些方法),但是如同大部分的材料科學一樣,人們的目標是要以最低的成本與使用最少量的資源,將最多的塑膠轉換成最多的燃料。

而這個新技術與許多這些標準吻合:比起相似的技術,它運用了 50% 較少的能源;可以在正常廚房烤箱的溫度下完成;而且,不會添加任何的二氧化碳至大氣之中。這些優點均朝向正確的方向。UD 一位化學工程師安德魯·丹尼爾森(Andrew Danielson)說:「塑膠廢棄物是一項嚴重的環境議題。我相信這項研究可以幫助引導至塑膠再利用的更好方法。」

製程方法與優點

  研究團隊使用一種叫做裂化反應(hydrocracking)的化學程序,藉由使用由沸石(zeolites)、與混合的金屬氧化物所組成的催化劑,來分解塑膠中的碳鍵結。其中,混合的金屬氧化物被用來分裂大分子,而沸石則助長支鏈分子的形成。此技術讓塑膠狀半流體更容易地轉變成最終產品。

  UD 生物分子工程師迪昂·伏拉裘斯(Dion Vlachos)說:「若單獨只有這兩種催化劑中的其中一種,則反應表現不佳。但若在一起,則它們的組合具有魔力,能夠溶掉塑膠,並且沒有殘留下塑膠。這些材料並不是異類材料(exotic materials),所以我們能夠很快開始思考要如何使用這項科技。」

  另外,作為一項額外的紅利,該團隊的製程不需要分開不同類型的塑膠,這非常有幫助,因為現今很多販賣的塑膠產品都是多成分的,可能是作為複合體、摻和物、或是擁有很多層不同類型的塑膠。

未來發展

  當然,這離解決塑膠廢棄物問題還很遙遠,而且這僅是針對一項大議題中的一個徵狀進行處理。為了創造一個循環經濟,人類最終必須停止從地底抽取石油來製造塑膠,這是一件所有研究人員都很清楚的事。

伏拉裘斯說:「隨著這個循環經濟持續進行,這個世界必須要生產較少的原始塑膠,因為我們將會在未來重新利用現今所製作的材料。我們想要使用綠電來驅動製造新東西的化學製程,這是我們在未來 10 到 20 年將前往之處。聽起來這像是準備開始的時刻了。」

資料來源:明日科學


環保新聞

 

全國首創聯手超商做伙減塑  桃園用循環杯疼惜地球

提供日期:2021.4.21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1)日上午於市府大樓園區全家及統一超商2門市示範啟用循環杯,自即日起由合作超商主動提供重複性使用性容器供消費者使用,桃園市循環杯2.0模式有3大特色,超商裡有循環杯上架陳列提供消費者選用,刷手機即可完成借還,未來還可以門市任意還等3大特色。在容器安全衛生上,有3大安心,材質符合國家食品容器規定,洗淨殺菌符合衛福部公告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及檢測合格責任保險保證,配送全程密封零接觸等,讓消費者能安心使用,培養民眾使用環保容器的習慣,逐步達成減少拋棄式紙杯、塑膠杯目標。

  市長鄭文燦指出,桃園市一直以來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智慧城市」這些環保永續概念實際導入落實在「城市物流」、「綠色心桃園」作為城市發展目標,去年11月率全國之先推出好桃器循環容器租借系統,現在推出更優化2.0借還系統,感謝全家及統一超商同意率全國之先與桃園合作上架使用。鄭市長又說,3個月內將擴充到10個門市店舖、並輔導市府店未來成為全國第1個零拋棄飲料杯示範超商及修訂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將連鎖飲料店超商等使用大量一次性拋棄容器商店納入地方自治法令,規範須主動提供循環杯;希望拋磚引玉持續推廣到其他縣市超商。

  桃園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全國一年使用拋棄式飲料紙杯塑膠杯估計有18億,數量龐大對環境負荷及資源損耗造成嚴重影響。減少拋棄式紙杯、塑膠杯,基本上仍請民眾養成自帶杯習慣,如果沒有帶則可以採租借方式;在推動政策上,也啟動修訂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程序,規範連鎖超商、飲料店及速食店等,依法要主動提供並鼓勵消費者使用重複性使用性容器(自帶環保杯或租借循環杯),逐年達成一定使用比例,早日達成環保署2030年無塑目標。

  「全家」表示,便利商店為最接近消費者的消費場域,除了滿足消費者民生需求,更希望運用通路力量發揮社會價值。「全家」持續推動環境永續,此次與桃園市於「全家」桃園市府店打造全台首間「循環容器示範超商」,不僅響應桃園市「桃園市循環杯」計畫,更規劃導入可100%分解的竹纖維循環餐盒,希冀透過循環杯、循環餐盒等環保容器新選擇,邀請消費者用最便利快速的方式響應環保,後續亦預計將「桃園市循環杯」擴大至5間「全家」進行測試,成為企業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環境永續的新模式。

  7-ELEVEN表示,以產銷永續為初衷,自2019年起不主動提供吸管、並陸續展開網購循環包裝與寶特瓶回收機等永續消費測試方案,更領先同業擴大於每月1日提供自帶杯優惠由3元提升為5元。此次為響應世界地球日,除了與桃園市政府的循環杯合作,逾6,000多家7-ELEVEN門市自4月21日起發起限時3天的「減法愛地球減7元」新生活運動,消費者持自帶杯購買指定飲品即能立折7元,持續落實環保減塑、節能減碳、永續採購、提升食物使用率等各項具體作法,朝無塑永續消費目標邁進。

  環保局表示,桃園循環杯2.0租借模式,免押金,先以杯身為主,目前先在市府大樓一樓及府前2個超商門市推廣試用,並提供共500張續杯扣抵10元優惠卷,邀請消費者在購買飲料時大聲說出「循環杯」,或「環保杯」,一句話愛地球。租借方式為手機先加入好盒器line好友,點選循環杯桃園,點選借或還或借還選項,然後在櫃檯掃描嗶一聲即完成或是直接到店內歸還箱。未來擴充到其他門市,只要設有租借系統門市店舖都可以還杯,且為讓消費者體驗循環杯,超商配合環保局計畫,仍會優惠3元。

  今日包括桃園市長鄭文燦、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統一超商管理群協理徐光宇、全家超商北二區營業本部本部長蕭大誠、環保局長呂理德均共襄盛舉。


本月推薦好書《本月書目推薦人:萬順顧問開發有限公司業務部:敖興邦》

書    名: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作    者:吳忻穎

出 版 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3/4

本書特色

檢察官依法行事,竟會成為罪人?

我們的社會,究竟生了什麼病?

 

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披露檢察官、警察、媒體最真實的面貌

 

★是什麼樣的體系,讓一個懷抱熱血的檢察官,選擇出走?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警察疲於追求績效,不惜違法?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媒體成為官方與個人形象的宣傳管道?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感謝提供此資訊---


【讀後心得專欄】《本月心得撰寫人:萬順顧問開發有限公司業務部鄧曉汝

當正義被扭曲時,我們能做什麼?
我覺得作者的一句話很能貫穿本書這話的主旨,作為一個人只要願意不段的獨立思考與自我論證,不奢求不該得到的權力與利益,就算處於法治素養嚴重不足且充滿現實無奈的社會與體制中,還是可以做到勇者無懼。
確實也是如此,自身做得好不要貪圖不屬於自己的,何懼之有。

好文分享

 

不用太快有答案

 

  上週,在一場談失敗的分享聚會中,王品副董李森斌說,他聽了這麼多失敗案例後,最深刻的感想是:遇事,不須立刻有答案。很多問題自有系統性脈絡,太急著想做決定,最後可能犯下更大錯誤。

的確,很多人習慣太快做「取捨」。比如,我要拚事業,就得犧牲家庭;我忙著維持事業營運,才無法做接班傳承;我要搶入新市場,就得先犧牲獲利。我們忙著跳入二選一的框架,卻忘記自問:為什麼不能有第三個選擇?

   現在,台灣正遭遇一個大難題:人口負成長時代已經來臨。去年,台灣出生人口創歷史新低,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生育率低,是因為大家養不起,所以政府得有更多補貼;但若政府加稅,這會給下一代年輕人更大負擔。」過去,一遭遇人口議題,大家就在財政壓力跟衝生育率的二選一難題上打轉。

  但這期封面故事中的荷蘭案例,提出不同思考。

  原本,荷蘭的生育率1980年代一度跌破1.5,嚴重時,將近一半城鎮人口呈現「負成長」。但,十幾年過去,荷蘭的生育率沒有再破底,人口減少的城鎮比率,下降至兩成以下,經濟沒有因此停滯。

它對生育的補貼金,僅約台北市的一半,但荷蘭把資源放在解決年輕人生孩子的焦慮感上。以教育為例,它們廣設公立小學,在教育上貫徹實用主義;國中時,老師會找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孩子未來要升學或走技職路?因此在荷蘭,只有極少的私立學校,連皇室都是上公立學校。

  父母無須再擔心貧富差距,讓孩子取得偏少的教育資源,最後造成貧窮世襲,自然願意生。

  現在,台灣的少子化政策,只是幫大家從0歲到6歲一起養孩子,並沒有解決大家深層的焦慮。

  根據2020年的統計,台大學生85%來自六都,窮人要靠教育翻身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在台灣經濟正向上的同時,少子化,將是後續的最大變數。正因如此,我們更該拒絕簡化、非A即B的抉擇,而是先針對焦慮感的根源開放思辨,再探索沒有人看見的可能。

  別太快陷在夾縫中做決定,屬於你我未來的最佳解,才可能浮現。

文章出處:商周雜誌


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課程分享《本月心得撰寫人:萬順顧問開發有限公司業務部邱漢威》

主題:如何問問題